嚴鳳英黃梅戲大師,說到黃梅戲就要說到嚴鳳英。人們對嚴鳳英的喜愛程度遠遠超出了對其他藝術家的喜愛。為什么會這樣呢?

黃梅戲嚴鳳英個人資料_黃梅戲嚴鳳英_黃梅戲嚴鳳英唱段

縱觀嚴鳳英的一生,人們對她的喜愛可能出于以下三個原因。1、熱愛黃梅戲執著追求的心靈美嚴鳳英熱愛黃梅戲,為黃梅戲的發展并將其推向頂峰做出了卓越貢獻。新中國成立以后,嚴鳳英為提高黃梅戲的藝術水平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她在虛心向前輩藝人學習的同時向兄弟劇種學習,曾拜北昆名家白云生為師學習京昆的程式動作,并融會貫通,用之于自己的表演中,為塑造人物性格服務。1954年華東戲曲會演期間,她抓住機會“向范瑞娟學習她扮演嚴蘭貞的感情處理與水袖運用”。在音樂唱腔黃梅戲嚴鳳英,她支持音樂改革,經常提出建議并帶頭試唱,同時又在充分把握角色思想感情后賦予自己的創造。她善于博采眾長,吸收京劇、昆曲、越劇、評劇的精華,融會貫通,表演細膩、傳神,使她所扮演的舞臺形象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從1953年到1965年,嚴鳳英先后主演了《天仙配》、《女駙馬》、《鬧花燈》、《牛郎織女》、《紅色宣傳員》、《江姐》等近50個大小劇目,表演藝術水平不斷提升,既形成了獨自的風格特色,又代表著當時黃梅戲藝術的最高水平,對劇種風格的形成發生了重要的巨大影響作用。嚴鳳英所作的努力,使黃梅戲的表演水平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使黃梅戲劇種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風格,從而躋身于全國五大劇種。

黃梅戲嚴鳳英唱段_黃梅戲嚴鳳英個人資料_黃梅戲嚴鳳英

2、聲情并茂委婉圓潤的唱腔美

中國戲曲從形成之初始,其藝術表演手段中就有了不可缺少的一項——歌唱,這是它有別于西方話劇藝術的明顯特征。一個戲曲演員,其成就的高低首先就表現在歌唱水平上。嚴鳳英的唱腔極富藝術魅力,令每個聽眾都過耳難忘。嚴鳳英的先天嗓音好,沙甜的音色尤其適合演唱黃梅戲。但是,她的唱腔之所以能夠傾倒觀眾聽眾,更重要的原因還在于她善于創造。

嚴鳳英的唱腔,首先貫穿著一個“情”字,在深入把握人物性格、測度具體戲劇情境后,以聲傳情,以情帶聲。《牛郎織女》中她的音色中就可以直接傳達出的是沉郁和壓抑。不必觀看舞臺演出,從她的唱腔中就可以直接領悟到人物身份、性格和情感,她的唱腔足以“使觀聽者如在目前,諦聽忘倦”,僅僅靠聲音,她就把人們帶入了豐富多彩的藝術世界。

她的唱腔咬字吐字異常清晰,字音結實豐滿,觀眾易聽易懂。她既學習京劇的吐字方法,又注重保持黃梅戲語言的地方特色,將兩者糅合使用,力求最佳歌唱效果,她對徒弟田玉蓮曾說過一段關于吐字的認識:“我是借用了京劇的一些吐字方法與安慶話糅合在一起的。比如安慶話念‘春風送暖’的‘暖’字,就念成‘卵’字,這樣就不好聽,就得改用普通話,念‘暖’,這樣音就圓了?!?/p>

嚴鳳英的唱腔不僅“動聽”,而且“好聽”,這是她恰當地運用嗓音對黃梅戲聲腔進行處理的結果,使演唱“清和圓轉,累累然如貫珠”。在準確把握字音聲調的基礎上,她還大量運用前倚音,造成下滑、上掛的效果,并且按字調字情的不同,每句都有不同的唱法,使得唱腔生動而不呆滯,既明快又有濃厚的抒情意味,既純直又圓潤豐滿,令人品味不盡。此外黃梅戲嚴鳳英,她還經常運用顫音、擻音、頓音等方法,一方面服務于人物情感的表達,另外一方面又使唱腔更加婉轉動聽。

黃梅戲嚴鳳英_黃梅戲嚴鳳英個人資料_黃梅戲嚴鳳英唱段

3、細膩傳神個性鮮明的形象美

嚴鳳英在舞臺上乃至銀幕的表演和她的唱腔藝術一樣精彩,同樣達到了出神入化、爐火純青的境界。她所塑造的陶金花、七仙女、馮素珍、江姐等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令人難忘。她的表演藝術可用“細膩”、“傳神”四個字來概括。

嚴鳳英扮演的七仙女被人們喜愛,為了演好這個角色,她反復琢磨,她的理解:“七仙女是個神仙,按理也要從神仙這個角度給她來分析一番。神仙我沒見過,也沒法見到,但是我可以把她按照人的思想情況來處理……我想她敢從天上跑到地上,又敢當面向一個陌生男子主動地提出婚姻大事,并且想出一些巧妙的辦法打動董永,難住刁惡的傅員外……那么,她一定是個既大膽又聰明,既熱情又能干的姑娘。”這樣一分析黃梅戲嚴鳳英,她就明確了七仙女的角色定位和性格基調,在表演中讓七仙女“活”了起來。嚴鳳英在拍攝電影《女駙馬》時,受到導演劉瓊的啟發,更加注意深入人物的內心世界,把潛臺詞準備得十分充足,表演也就更為細膩。

嚴鳳英38歲的人生可稱為戲劇人生,她對黃梅戲發展作出的卓越貢獻影響極為深遠。安徽黃梅戲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在這段歷史上,嚴鳳英無疑是最璀璨的明珠。

嚴鳳英與黃梅戲同在!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