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功五法”是戲曲藝術的靈魂,也是藝人必修的基本功。其中的“四功”指戲曲表演中唱、念、做、打四項基本功。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了解“四功”的具體內涵。

唱 功

唱功是戲曲表演中第一位重要的表現手法,通過喊嗓、吊嗓,擴大音域、音量戲曲表演的四功是指什么,鍛煉歌喉的耐力和音色,還要分別字音的四聲陰陽、尖團清濁、五音四呼,練習咬字、歸韻、噴口、潤腔等技巧。

演員掌握了以上基本功,更重要的則是善于運用聲樂技巧來表現人物的性格、感情與精神狀態。

幾百年來,戲曲美學中一直有傳聲與傳情的分歧,有的演員側重音色和唱腔旋律的美,講究唱出韻味;有的演員則著重中氣充沛、字正腔圓,主張首先要唱出感情。

卓越的演員大都把傳聲與傳情結合起來,通過聲樂的藝術感染力戲曲表演的四功是指什么,表現劇中人的心曲。

念 白

念白與唱相互配合、補充,是表達人物思想感情的重要藝術手段。掌握了口齒、力度、亮度等要領之后,演員還須結合具體劇目,根據人物的特點和情節的開展,妥善處理輕重、緩急、抑揚、頓挫的節奏變化,達到既能悅耳動聽,又能語氣傳神的藝術境界。

戲曲念白大體上可分為兩大類:一種是韻律化的“韻白”,一種是以各自方言為基礎、接近于生活語言的“散白”(如黃梅戲的安慶語、蘇劇的吳語、京劇的京白等)。

做 功

做功泛指表演技巧,一般又特指舞蹈化的形體動作,是戲曲有別于其他表演藝術的主要標志之一。

戲曲表演中一舉一動——開門關門、上下樓梯——都要有規范、章法,有舞蹈的韻律,需要深厚的基本功,講究以腰為中樞,從動作規律出發來達到自然和諧。戲曲演員從小練就腰、腿、手、臂、頭、頸的各種基本功之后,還要把技巧動作與人物的身份、動作目的、情感意境結合起來,給人以真實的感覺。卓越的演員表演時既有內心的體驗,又能通過外形加以表現,內外交融,得心應手,而不流于形式。

打 功

打功也就是武功,是戲曲形體動作的另一重要組成部分,包括翻跟頭,打蕩子、各種舞蹈和高難技巧,如起霸、走邊、對槍、下場等。戲曲演員需要有相當的腰、腿、把子的基本功戲曲表演的四功是指什么,才能勝任武打表演的需要。

THE END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