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劇有哪三大絕活 中國有川劇:在這里看蜀風雅韻 “川流”不息
川劇有著3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戲曲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1982年,中共四川省委提出“振興川劇”口號,今年是第40個年頭。近年來,川劇創新發展,涌現出一批新創劇目和川劇新人,他們為這一門古老的藝術帶來了更年輕的活力、更時尚的表達,用青春重新詮釋了川劇的精髓所在。
為繁榮發展川劇藝術,發掘優秀青年川劇人才,展現巴蜀文化獨特魅力,由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四川廣播電視臺承辦的川劇文化創演推廣節目《中國有川劇》,于2022年7月30日全新推出。《中國有川劇》亮相四川衛視,為觀眾帶來感受川劇藝術魅力的機會,也為川劇藝術的普及和傳承提供新的平臺。
熱辣川劇 “遺”脈相承
自唐代起,川劇就有“蜀戲冠天下”的說法,唱腔美妙動人、語言幽默風趣川劇有哪三大絕活,具有濃郁的川渝地方特色和生活氣息,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2006年5月,川劇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當下,全國文化類節目正蓬勃發展,四川衛視將川劇納入文藝節目創作新視野。如何挖掘“川劇”這一非遺文化寶藏?梨園文化以“真人秀”的形式出現在觀眾面前,能帶來怎樣新奇的審美體驗?經過節目組反復論證,四川衛視《中國有川劇》終于誕生。
節目將川劇的藝術特色與電視綜藝形式相結合,全新提出“創演”這一概念,以個人基本功展示作為開端川劇有哪三大絕活,青年演員們觀看各自表演后內投選出三位隊長,自主創建三個各具特色的隊伍,圍繞推新官們給出的命題進行開放式劇目比拼,向巔峰匯演發起沖刺。節目的最后一期“川劇巔峰匯”,將運用虛實結合、移形換景、實景穿越等電視制作手段,為大家展現更加真實生動的戲劇場景,領略跨越千年的故事橋段。唱念做打,移步換景川劇有哪三大絕活,川腔川韻、川戲川人,顯巴蜀文化神韻。
梨園新枝,青春開唱
中國戲劇家協會分黨組成員、秘書長、戲曲學者崔偉在采訪中說道,他對川劇青年演員抱有極高的期待。
《中國有川劇》正是川劇新生代的一次盛大集結。上百名優秀青年演員踴躍投稿、積極報名,經專家篩選最終確定26位入圍選手參演節目。他們當中,有出身梨園世家的小花旦,有古靈精怪的00后,有舉辦過個人專場演出的“老戲骨”,還有戲路寬闊的“多面手”。他們來自巴蜀各地,主攻不同行當,各個身懷絕技。節目中,年輕川劇演員們作為傳承者,身兼重擔,在比賽中向業界前輩學習,這將是他們演員生涯中的一次重要經歷。他們以嶄新的表達方式和審美視角實現傳統川劇與綜藝文化的“破壁”,進而實現傳統與潮流的“破圈”相擁。而節目也將講述一個個“錦繡梨園新氣象,生生不息續輝煌”的溫情故事。
貼近時代,跨界融合
《中國有川劇》秉承著普及川劇知識、傳承川劇文化、弘揚核心價值觀的初衷,融合當下真人秀綜藝手法。這一創新同樣得到了崔偉的高度認可。他認為,戲曲在當代生活中的傳播方式如果不與時俱進,影響力就會大打折扣。而四川衛視在節目開發中,展現了強烈的文化擔當,專業的傳播經驗,精湛的制作水平。
四川衛視聯動四川觀察共同制作30多個網絡創意短視頻,分為“川劇小課堂”“川劇人物小傳”“川劇變裝”“川劇絕活”等系列,在抖音、快手、視頻號、微博等多渠道推出,多角度探索全新的傳承傳播方式。例如,在“川劇小課堂”中,年輕川劇演員出鏡演示講解“妝容”“褶子”“水袖”“髯口”等專業術語;在“川劇絕活”中,通過機位的切換變化、播放速度調整、畫面焦點調整、動畫包裝等手段,將川劇中最震撼的瞬間定格,放大動作戲的感染力,向觀眾多方位展示川劇“吐火”“變臉”“滾燈”等絕活魅力。此外,川劇中的經典人物還與“三國殺”手游等卡牌游戲風格結合,創意打造傳播手段。
川劇、川味、川人,古老和青春,深沉與活潑,扎實與鮮活……這一系列的中華傳統文化在川劇和川劇人身上的承載,通過年輕化創新表達,煥發出比舞臺和劇場更多元多彩的魅力。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