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京劇旦角是什么意思

京劇旦角是京劇中扮演各種不同年齡、性格、身份的女性的一類角色的總稱。旦角又分為正旦、花旦、花衫、刀馬旦、武旦、老旦等專行。其中京劇旦角著名的四大流派為梅派、程派、荀派、尚派。

正旦俗稱青衣,因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褶子而得名。主要扮演莊重的青年、中年婦女,表演特點是以唱功為主,動作幅度較小,行動比較穩重。念韻白,唱功繁重。

花旦大多扮演青年女性。身著短衣裳,如褂子、褲子、裙子、襖;有時穿長衣裳,也繡著色彩艷麗的花樣。人物性格大都活潑開朗,動作敏捷伶俐。表演以做功、說白為主,說白主要是京白,韻白較少。

刀馬旦大都扮演擅長武藝的青壯年婦女,武打不如武旦激烈,不用打出手,較重唱、做和舞蹈。花衫是本世紀20年代以后,綜合青衣、花旦、刀馬旦的藝術特點,發展而成的新的旦角類型。在花衫形成之前,一個演員一般不能兼演青衣和花旦兩個行當。

武旦扮演擅長武打、勇武的女性。表演上著重武打,特別是使用特技打出手。武旦與刀馬旦的區別,過去主要有二點,一是武旦踩蹺,刀馬旦不踩蹺;二是武旦有打出手,刀馬旦無此技。武旦穿短衣裳,重在武功,不重唱念。

2、戲迷們必知:京劇旦角流派

在我國的文化中,有非常多值得驕傲的地方,京劇作為我國的瑰寶,自然可以說精彩的藝術形式,如果你是一名多年的戲迷的話,一定知道京劇旦角的流派分別是什么了?如果不知道,想要更多的了解我國的瑰寶,本期民族文化為你解析。

京劇流派主要是指演員的表演藝術風格和藝術特點,并且這種風格特點得到師承和傳播。一個劇種中出現不同的流派是藝術發展的必然產物,多種流派的形成是藝術昌盛的反映。

在1927年,北京《順天時報》舉辦評選“首屆京劇旦角最佳演員”活動,結果梅蘭芳程硯秋、尚小云、荀慧生當選,被譽為京劇“四大名旦”。

四大須生,指四位著名的京劇老生表演藝術家。在京劇史上,有前四大須生和后四大須生的說法。而在前四大須生和后四大須生中馬連良均榜上有名,因此,列名四大須生的著名京劇演員有七位,他們分別是:余叔巖、言菊朋、高慶奎、馬連良、譚富英、楊寶森、奚嘯伯。

梅派(梅蘭芳):杜近芳、李玉芙、梅葆玖、李維康、夏慧華、楊春霞、李勝素、李潔、史敏、楊畹農、張春秋……

程派(程硯秋):李世濟、王吟秋、劉桂娟、遲小秋、劉秀杰、李佩紅、張火丁、鐘榮……

尚派(尚小云):楊榮環、周百穗、孫明珠、王玉珍……

荀派(荀慧生):童芷苓、吳素秋、宋長榮、劉長瑜、孫毓敏、耿巧云、管波、趙燕霞、閻桂祥、陳和平、李曉蘭、沈健瑾……

張派(張君秋):薛亞萍、王蓉蓉、溫如華、張萍、趙秀君……

徐派(徐碧云):畢谷云

筱派(筱翠花):崔熹云、劉盛蓮、李丹林、陳永玲……

3、京劇旦角四大流派創始人的性別

京劇旦角四大流派的創始人都為男性。

京劇旦角的四大流派分別為:梅派、程派、荀派、尚派。四大流派的的代表人物分別是: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尚小云。

梅派:由梅蘭芳創立。梅蘭芳畢生追求藝術的最高境界,用自己的表演創造出大量善良、溫柔、華貴、典雅而具有正義感的古代婦女形象;

程派:由程硯秋創立。主要以深邃曲折的唱腔,通過嫻靜凝重的舞臺形象表現古代的女性,尤其善于塑造遭遇悲慘、具有外柔內剛性格的中下層的女性;

荀派:由荀慧生創立。善于塑造天真、活潑、熱情的少女形象,具有柔媚嬌婉的風格;

尚派:由尚小云創立。以剛健婀娜為特有風格,唱、念、做、打均不尚纖巧,以氣與力取勝,具有陽剛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