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不懂也看得懂!“國粹”京劇入門:生旦凈丑,臉譜里的秘密
你發現沒,現在年輕人刷短視頻最愛看啥?不是愛豆跳舞,不是貓貓狗狗,是那些臉上涂得五顏六色的京劇片段。
素材來源于網絡
有人對著手機模仿竇爾敦的藍臉唱腔,有人給包公的黑臉表情包配文“我太難了”,連曹操的白臉都被P成職場甩鍋俠——京劇臉譜正從戲臺子上蹦下來,成了年輕人自嘲解壓的新符號。
這些顏色密碼比星座血型還準。
素材來源于網絡
早高峰地鐵里擠成沙丁魚的社畜,手機殼上印著紅色臉譜,暗戳戳提醒自己“要像關公一樣扛過KPI”;朋友圈曬健身照配個藍色竇爾敦,意思就是“姐今天又練成金剛芭比了”;閨蜜群里發個綠色程咬金,立馬有人接梗:“暴躁打工人上線,誰惹我咬誰”。老祖宗畫在臉上的性格說明書,愣是被玩成了Z世代的社交暗號。
最絕的是“素面朝天”的生角和旦角。
素材來源于網絡
寫字樓里踩著高跟鞋的“大青衣”雷厲風行,下班秒變穿lo裙的“小花旦”;格子間程序員白天當穩重“老生”,晚上化身電競“武生”。京劇里講究“一人千面”,現在誰手機里沒藏著七八個不同人設? 臺上演員換個臉譜就能變身份,咱們切換微信頭像和朋友圈分組也是一個道理。
連戲曲行當都在偷偷“變異”。 見過直播間的“京劇妝教”嗎?00后up主邊畫包公黑臉邊吐槽:“這月花唄還沒還,得畫個更黑的臉鎮住債主”。
素材來源于網絡
商場里漢服體驗館最火的套餐,不是娘娘格格裝,是“生旦凈丑四件套”——年輕人穿著戲服比耶拍照,早不在乎演的是忠臣還是反賊,圖的就是那股子“反差萌”。
有個票友說得好:“從前看戲聽的是唱腔,現在看臉譜照的是鏡子?!?/p>
素材來源于網絡
誰心里沒住著個紅臉的理想、白臉的算計?那些畫在油彩下的喜怒哀樂,跟當代人美顏濾鏡后的真實人生,其實就隔著一層卸妝濕巾。下次再看見誰手機殼上印著京劇臉譜,別光笑人家附庸風雅——那可能是當代青年最含蓄的情緒出口。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