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戲曲種類達45類,堪稱地方戲曲大省,豫劇、曲劇、越調最有名
河南,地處中原,厚重的文化為戲曲的發展提供了優良的土壤。據相關資料統計,河南戲曲種類達45類之多,堪稱“地方戲曲大省”。河南戲曲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地方大戲,大多反映政治、軍事等社會重大問題的劇目,具有熱烈、紅火等特點,最有名的有豫劇、曲劇、越調等。一類是地方小戲曲劇十大經典曲目,大多反映家長里短等生活瑣事等曲劇十大經典曲目,具有情趣,最有名的曲劇、二夾弦、道情等。
豫劇,不僅是河南的第一大戲,也是全國的第一大戲,是中國戲曲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豫劇建國前,稱為“河南梆子”,解放后才改為豫劇。豫劇在其發展過程中,涌現了一大批名家曲劇十大經典曲目,如六大名旦陳素真、常香玉、崔蘭田、馬金鳳、閻立品、桑振君,當代豫劇十大名旦張寶英、、牛淑賢、王清芬、虎美玲、李喜華、營愛梅、朱巧云、李金枝、陳淑敏、馬莉、胡小鳳、章蘭等,并有30多人獲得戲曲梅花獎。同時,留存下一大批經典豫劇名劇、名段,如《紅娘》、《花木蘭》、《穆桂英掛帥》、《破洪州》、《唐知縣審誥命》、《打金枝》、《三哭殿》,《朝陽溝》、《劉胡蘭》、《李雙雙》、《秦雪梅》《秦香蓮》等。
河南曲劇,又稱河南曲子,是河南的第二大戲種,在國內也屬于年輕的劇種。以清新淳樸、優美動聽的藝術特色,為廣大群眾所喜愛。2006年, 曲劇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河南曲劇名家有張新芳、王秀玲、胡希華、馬騏等,以及曲劇十大名旦方素珍、劉青、劉艷麗、王玉蓮、喬杏娥、楊環、李衛紅、張蘭珍、孫玉香、張曉紅等。著名曲目有《陳三兩爬堂》 、 《風雪配》 、 《卷席筒》 、 《閻家灘》 、 《草人媒》 、 《寇準背靴》等。
越調,也是河南地方戲曲里影響最大的一個。2006年5月20日,越調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代表人物是申鳳梅、毛愛蓮、張秀卿、楊桂芝、何全志、馬蘭等,代表曲目有《李天保吊孝》《收姜維》《白奶奶醉酒》等。
河南為“戲曲之鄉”,因為這里有光輝燦爛的戲劇文化。豐富多采的戲劇種類,在河南戲劇園地爭奇斗妍,滿足了人們的精神渴求,成為了人們的精神食糧。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