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去的秦腔

劉宇昭

對秦腔,我有很特別的感情,這不只因為我是西府人,不因為我們本土的秦腔名家丁良生,張蘭秦等,也不因為我出生在戲窩子,曾受過秦腔那雄渾聲音的熏陶秦腔金沙灘劇情介紹,還因為我出生的那片故土,和秦腔有著不解之緣。我所能用我微不足道的文字寫出來的一部分是我對秦腔的傳統文化,一部分是我對秦腔的熱愛,因為我是個戲迷。

秦腔金沙灘劇情介紹_秦腔戲金沙灘的戲詞_秦腔金沙灘唱詞劇本

秦腔,是西北地區最受歡迎的地方戲種,現在年長的人都能哼上幾句,尤其是陜西的老百姓像東北人喜歡“二人轉”一樣,有“寧舍一頓飯,不拉一場戲”的情結。不是有段子講“八百里秦川塵土飛揚,三千萬人民齊吼秦腔”嗎?據有關史料記載,說秦腔是唐朝宮廷樂人李龜年所創,相當于今天的流行歌曲,他無疑是著名的當紅歌星了。

兒時我生長在岐山的一個小鎮上,鎮不大,但文化底蘊深厚,印象最深的莫過看秦腔唱過秦腔了,以至到現在,或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或徜徉在書畫的海洋中,我我都會時不時地吼上他幾句。

九十年代,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普遍低,農村就更不用說了。當時,我最高興的莫過跟著外公去看戲。因為鎮上的六月十九古廟會一唱戲,外公便夾著板凳帶我去,給我買好吃的。我也經常問外公楊六郎厲害還是趙匡胤厲害諸如類似關公戰秦瓊的問題。在京當劉家樓板廠的戲臺旁,三伏天氣,擁擠著幾乎目不轉定的老年壯年和青年,還有像我一般不知子丑寅卯的孩童。一片或新或舊的草帽遮擋著耀眼的陽光秦腔金沙灘劇情介紹,卻遮不住穿著背心躺著汗的紫黑色肩膀。我在這塊周原大地上接受音樂的熏陶,是驚天動地傳至二里外的吼聲,是停止許久才響一聲悶重的鼓聲,更有作為的領銜旗下的干脆清晰的板胡聲。板胡是最能體現秦腔特色的樂器,二胡永遠作為板胡的助手,恰似聯手。我起初對這限額敲擊大吼的音樂并沒有感覺,跟著外公看戲只不過是湊熱鬧。鎮上的戲臺已有幾十年的歷史了,建筑風格很獨特,每到開戲的時候戲臺前面總有一群孩童嬉戲。我喜歡看演員們化妝,別的孩童都在前臺湊熱鬧。我便溜到后臺看人家對著鏡子畫著五馬六怪的妝,這也源于我對色彩敏感吧。在這樣的氛圍下,這樣的耳濡目染中,不與秦腔結緣已是很難的事了。

秦腔戲金沙灘的戲詞_秦腔金沙灘劇情介紹_秦腔金沙灘唱詞劇本

我的外公更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秦腔迷。記得小時候每天下午省廣播電臺播放的秦腔,外公是必聽的。而且還邊聽邊跟著哼唱,瞇著眼,搖著頭,完全投入到秦腔的世界中去了。外婆把飯做熟了,就是再累再餓,也要等到秦腔結束了再吃。一天的困乏也就隨著大吼大叫的秦腔洗蕩干凈了。外公聽廣播會對我講唱的戲,不經意之中,我也知道了像《血淚仇》、《金沙灘》等戲的劇情。在這樣的影響下我逐漸去接觸秦腔,直至到登臺唱戲,第一次登臺唱戲的時候是奶奶去世文藝治喪之時,當時是懷著對奶奶的思念,加之平日里奶奶喜歡聽我唱戲,雖然調板有點跟不上,但是用心去唱了。往后鎮上的人都知道我這個小戲迷,自樂班有活動便會叫我前去,雖然酬金不多,對于十幾歲的我也是滿足于心,也當是一次的鍛煉。和小伙伴做游戲時我最愛扮演的就是包公秦腔金沙灘劇情介紹,“王朝馬漢吼一聲,相爺把話說明白。”有時候嗓子都喊啞了。我現在唱歌音很高,我想跟小時候的“吼”還是很有關系的。后來,隨著年齡的增長,也慢慢懂得了戲曲從古至今無非傳達著人們的忠孝節義、人倫綱常的觀念等。

秦腔金沙灘唱詞劇本_秦腔金沙灘劇情介紹_秦腔戲金沙灘的戲詞

也因為秦腔,我在鎮上算小有名氣吧,老年人,青年人,老師,同學也眾人知曉,不管走到哪都硬要讓我要吼兩聲秦腔,更為搞笑的是那個無知的年代,同學之間亂起綽號,起先都因為我唱戲,給我起的戲娃,不知到何時又轉變為旦角中的旦娃了,以至到現在回到老家,見到老同學都會很親切的稱道旦娃。村里人對我唱戲的聲音很贊賞的,各自有各自的說法和看法,有的人說讓我去上戲校,有的人說讓我去投奔名家門下,可最后我還是選擇了美術行業,這并不代表我對秦腔的放棄,而是學術有專攻,學精一門。到現在畫畫寫字創作的時候我還會去聆聽它,去接觸它,去吼它,有秦腔的日子不寂寞,這也見證了我這位熱愛秦腔地地道道的西府人特色。

秦腔是一個千年的精靈,

飄飛在多情而癡迷的心房內,

撞擊出心靈深處的火花,

撫摸曾經受傷的疤痕,

如戲的人生啊,

不知繁衍了多上迷人的劇情,

演戲的人兒啊,

是否能演好自己精彩的人生!

劉宇昭,岐山縣京當鎮人,商洛學院畢業。擅長書畫藝術。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