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探窯折子戲 “愛在烏魯木齊”拉開歲末新春演出序幕 歌舞、京劇、秦腔、兒童劇……烏魯木齊市“兩
“愛在烏魯木齊”拉開歲末新春演出序幕 歌舞、京劇、秦腔、兒童劇……烏魯木齊市“兩團一院”每周將舉行至少六場演出
新疆網訊(全媒體記者王暢彤)連日來,烏魯木齊“兩團一院”(市京劇團、市秦劇團、市藝術劇院)以“愛在烏魯木齊”為主題,持續開展劇場演出,為市民提供多樣化的文化活動,拉開了歲末新春演出季的序幕。
縱觀“愛在烏魯木齊”系列演出,12月12日,首場演出在烏魯木齊劇院舉行,舞蹈《茱拉》、歌曲《烏魯木齊的月亮》《愛在烏魯木齊》等本土文藝節目精彩紛呈,新疆知名音樂人劉科將演出推向高潮,帶給觀眾難忘的歌舞之夜。
13日,“愛在烏魯木齊”秦腔專場演出在新中劇院舉行,市秦劇團(新疆秦劇團)文藝工作者與首府票友同臺獻藝,劇團專業演員和票友同臺獻藝的方式令人眼前一亮,秦腔折子戲《赤桑鎮》《三擊掌》《斷橋》《斬單童》等劇目為各族觀眾帶來了一臺別開生面的秦腔演出。
12月14日,“愛在烏魯木齊”京劇專場演出在烏魯木齊京劇院舉行,青年演員李想為觀眾帶來了《武戲集錦》。 (全媒體記者王暢彤攝)
14日,“愛在烏魯木齊”京劇專場演出在烏魯木齊京劇院舉行,演出中,市京劇團(新疆京劇團)優秀青年演員麻旋、孫佳佳、徐楠、譚海濤、李想、李婉等悉數登臺,京劇經典劇目《四郎探母·見娘》《定軍山》等讓現場觀眾連連叫好。演出最后,青年演員李想、李婉搭檔,為觀眾帶來了《武戲集錦》,舞臺上小花槍上下翻飛,演員動作靈活,一趟武戲行云流水,富有觀賞性,將演出推向高潮。
“從‘愛在烏魯木齊’系列演出開始,首府文藝院團將通過文藝+的形式,每周每個院團舉行不少于兩場劇場演出,‘兩團一院’共不少于六場演出,讓城市的文化生活更加便捷、豐富,培養人們藝術消費的習慣,提升藝術品位。”市文旅局(文物局)藝術科科長郭永紅說,除劇院現有劇目外秦腔探窯折子戲,將持續引進國內外優秀文藝院團劇目,做到周周有演出秦腔探窯折子戲,豐富市民文化生活。
12月15日,新中劇院里正在進行周末折子戲專場演出排練;烏魯木齊京劇院里正在復排京劇經典劇目《玉堂春》、京劇兒童劇《森林奇遇記》;烏魯木齊劇院里烏魯木齊交響樂團正在進行“新年音樂會”的排練……
本周末,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國家一級演員蘇鳳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贠(宗翰)派傳承人、國家一級演員雷濤兩位名角兒已受邀赴我市演出。
一場場大戲接連不斷,這個冬天,烏魯木齊“兩團一院”精彩有戲。
□繼續閱讀
本周末兩名角兒將亮相新中劇院
新疆網訊(全媒體記者王暢彤)本周末,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甘肅省秦劇團國家一級演員蘇鳳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贠(宗翰)派傳承人、陜西省戲曲研究院秦腔團國家一級演員雷濤兩位名角兒將在新中劇院演出。
12月15日,新中劇院里曲聲悠揚,蘇鳳麗正在和市秦劇團(新疆秦劇團)的演員們進行秦腔傳統折子戲《探窯》的彩排。
《探窯》出自本戲《五典坡》,是一出正旦、老旦,唱、做并重的經典劇目,也是蘇鳳麗的代表作之一。“我來烏魯木齊交流學習已經有四五次,這里的觀眾很熱情,演出的氛圍我很喜歡。”蘇鳳麗說,她將在17、18日兩天的演出中為首府觀眾帶來《探窯》和《打路》兩出折子戲。
在另一處舞臺上,折子戲《打鎮臺》也在緊張地排練中。《打鎮臺》是秦腔傳統劇《秋江月》之一折,是贠宗翰先生的代表作,并聞名于戲劇界。雷濤師承贠宗翰先生,在戲劇界被譽為“小贠宗翰”。
舞臺上,雷濤特別注重挖掘人物的內在心理和表演的緊密結合。在傳統唱、念、韻味的基礎上秦腔探窯折子戲,借鑒京劇花臉的共鳴、昆曲的甩腔和晉劇的拖腔,豐富聲腔造型,一趟行腔圓潤流暢、高亢清亮、剛柔結合、聲情并茂。
雷濤說:“這是我第一次和烏魯木齊市秦劇團(新疆秦劇團)合作,帶來了《放飯》和《打鎮臺》兩出折子戲。通過排練接觸,我看到這里有很多很有潛力的年輕演員,相信本周末的演出一定很精彩。”
觀眾可通過微信公眾號“烏魯木齊市秦劇團”獲取票務信息。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