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曲牌曲譜大全 個頭雖小卻撐起京劇唱腔的半壁江山,70件百年遺琴亮相大世界
京胡個頭雖小,卻是戲園子里當之無愧的重要角色。日前京劇曲牌曲譜大全,70歲滬上藏家樓莊東攜其傾半生心血追索而得的70件京胡珍品,在上海大世界舉辦《中國京胡文化展——暨樓莊東收藏陳列》。
這是首次從文化角度展示京胡歷史的展覽,分為“名家用琴” “老鋪遺琴”“歷史珍琴”“特材制琴”“新聲傳琴”五個板塊,系統地揭示了京胡在京劇藝術中的作用和地位。許多流派唱腔是演員和琴師共同創造出來的,京胡撐起京劇唱腔的半壁江山,百年遺琴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在挖掘京胡歷史、京胡藝術、京胡制藝所蘊含的豐厚的文化內涵的同時,展覽還敘述了一些相關的人文故事。自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進京,兩百余年來演奏者、演唱者都在這個小竹筒子發出的傲人聲響的陪伴下京劇曲牌曲譜大全,逐步走向了藝術的巔峰。京胡現在不但是京劇聲腔伴奏的核心樂器,也是京劇樂隊的“領袖”。本次展出的晚清以來七十余把京胡傳世珍品,是由樓莊東先生歷時幾十年收藏而來。
其中,既有晚清時期著名琴家梅雨田、孫佐臣的珍貴用琴,也有京劇學者陳彥衡、陳道安的教學用琴,還有梅蘭芳、譚鑫培的琴師——徐蘭沅的用琴和所制之琴,更有楊寶忠、李慕良用過的珍貴遺琴。當年四大名旦、四大須生在這些遺琴的伴奏下京劇曲牌曲譜大全,渡過了他們精彩的舞臺生涯。這之中,分量最重的是有“清末胡琴四大家”之稱梅雨田、孫佐臣、陸彥庭、王云亭用琴。據樓莊東介紹,單單是這四把琴就花了20十年的時間才收藏齊,目前國內可能只有在這里能看到。
20世紀初京津滬的著名制琴鋪也是展覽的一個亮點,如馬良正、史善朋、洪廣源、呂順昌、周井千等。它們所制的京胡如今外表滄桑,有的還能演奏出動人的韻味。通過這些京胡我們可以感受絲竹雅樂的神韻和風骨以及民族樂器代代相傳的傳承和新生。
上海市文化藝術檔案館還根據本次展出的名家用琴,專門從館藏唱片中挑選了著名京胡演奏家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錄制的唱片,其中有1929年高亭唱片廠為孫佐臣錄制的唱片、1929年大中華留聲唱片公司為陳彥衡錄制的唱片,還有難得一見的1924年由徐蘭沅操琴,得勝唱片公司為梅蘭芳劇團錄制的《小開門接夜深沉》唱片,以及1952年人民唱片廠為楊寶忠錄制的唱片等。唱片中均收錄了這些名家大師演奏過《夜深沉》,這首改編自秦腔曲牌的京胡曲,各位名家在演奏時均有所創新,使原曲的精華——剛勁且優美的音樂得到充分優美的表現。同時展出的還有《楊寶忠京胡演奏經驗談》《徐蘭沅操琴生活》《京胡曲譜集成》等名家用琴文獻資料,讓觀眾全方位的了解京胡器樂藝術和京胡民族文化。
本次展覽由上海市文化藝術檔案館、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上海大世界、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四家單位聯合舉辦。展覽期間,主辦方還將舉行“名琴品鑒”“制琴妙趣”“名家說琴”等活動,邀請市民、戲曲特色學校、民間票房來游上海大世界,參與體驗活動,傳播戲曲知識。這些豐富多彩的系列活動,彰顯了以京胡為主奏樂器的京劇音樂體系和日趨完美的京胡演奏藝術的獨特魅力。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