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四川蜀蓉戲劇社成立大會暨川劇進校園新聞發布會在成都市成華小學舉行。成都市成華小學、成都師范附屬小學、成都七中初中附屬小學、列五中學、成都同輝(國際)學校、成都華建學校、天府新區華陽小學7所學校成為“首批戲曲(川劇)傳承示范學校。”

據悉,四川蜀蓉戲劇社計劃在3年內,在四川中小學建立100所“戲曲(川劇)傳承示范學校”,讓川劇走進校園。并組建具有學校自身特色的川劇精品社團,開設川劇課程,重點培養學員的川劇基本功和戲曲表演。讓學生從小認識川劇、喜歡川劇、欣賞川劇、推廣川劇川劇戲曲大全,同時打造具有四川本土特色,適合中小學生表演的精品川劇劇目。

昨日成立大會上川劇戲曲大全,還進行了中小學生川劇匯報表演。成都市成華小學的孩子們帶來《成都的橋》,極具成都味道,從九眼橋到彩虹橋……成都近代的座橋在孩子們的川劇表演中娓娓道來,盡顯天府文化的深厚底蘊。會后,現場成了孩子們展示川劇藝術的舞臺,由6名女生扮演的刀馬旦,身穿紅色大靠,手持紅纓花槍,精氣神十足。

“成華小學成為首批戲曲(川劇)示范學校實至名歸,”成華小學的廖老師介紹,作為首批全國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成華小學多年來秉承“尚美”理念,將民族民間藝術瑰寶——川劇帶進校園,并逐漸發展成為學校美育特色課程之一。

成華小學《成都的橋》

川劇《變臉》

2009年12月川劇戲曲大全,成華小學進行了《川劇文化資源在學校藝術教育中的應用》課題研究:以川劇進課堂為載體,三四年級每周開設兩節川劇綜合實踐活動課,并形成適宜小學生使用的川劇校本教材,打造出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古詩詞歌曲,包括《憫農》、《詠鵝》、《涼州詞》、《絕句四首》等。

2011年,成華小學川劇小演員亮相央視《春節大廟會》,向全國人民演繹川劇《變臉》的神奇。

七彩空間社團成員正在粘貼川劇人物

四川蜀蓉戲劇社為首批戲曲川劇傳承示范學校授牌

據了解,在成華小學藝術課堂上,老師們借川劇文化元素,帶領學生徜徉在神秘的巴蜀文化世界中。學校開設了多個川劇類學生社團,創作出一大批具有川劇元素的書畫美術作品,如線藝編織三國人物、浮雕臉譜、川劇臉譜畫、立體川劇人物造型、拼貼剪紙川劇人物等系列作品。

漫步在成華小學校園,隨處可見川劇元素:滾燈國畫系列、臉譜背景大舞臺,對川劇角色進行普及的消防栓等等,深受師生喜愛。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