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戲曲種類(東北戲曲種類及特點)
\x0d\x0a二分別解釋龍江劇和吉劇\x0d\x0a1龍江劇簡介\x0d\x0a龍江劇是中國最年輕的戲曲劇種之一東北戲曲種類,是20世紀50年代末誕生在黑龍江的地方戲曲新劇種黑龍江漢族地方戲曲之一1958年,在東北三省協作區會議上。
評劇東北皮影戲吉劇等 1評劇發源于河北唐山,是流行于北京天津和華北東北各地的地方戲它最初是在河北民間說唱“蓮花落”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又先后吸收東北戲曲種類了其他劇種和民間說唱的音樂和表演形式,于清朝末年形成。
吉劇是吉林省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主要流行于吉林省各地以及遼寧黑龍江內蒙古自治區的一些地區它是在建國后的1959年初,在二人轉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新劇種,因其誕生于吉林省的省會長春而得名在音樂唱腔上,吉劇以。
戲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漢時代但形成過程相當漫長,到了宋元之際才得成型成熟的戲曲要從元雜劇算起,經歷明清的不斷發展成熟而進入現代,歷八百多年繁盛不敗,如今有360多個劇種中國古典戲曲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
昆曲在中國戲曲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對京劇和湘劇川劇等地方劇種的形成和發展都有過直接的影響評劇評劇是全國有影響的地方劇種之一,形成于清末民初,約有七十年的歷史它源于冀東一帶的“蓮花落”,后來吸收了東北“蹦蹦”的。
東北的代表性戲曲名稱二人轉二人轉是中國東北地區的走場類曲藝地方戲,是廣泛流傳于的吉林省遼寧省黑龍江省及內蒙古自治區部分地區的戲曲形式,史稱小秧歌雙玩藝蹦蹦,又稱過口風柳春歌半班戲雙條邊。
遼寧有遼劇,主要源于遼南皮影戲,是農村祭祀娛樂的一種演出形式2002年1月遼南戲正式命名為遼劇此外遼寧還有海城喇叭戲等劇種除了這些戲劇形式,京劇評劇等全國流行的大劇種在東北也都有存在至于話劇歌舞劇等現代。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