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救李郎離家園,誰料皇榜中狀元 ……”

6月26日,黃梅戲經典劇目《女駙馬》在黃梅縣黃梅戲劇院上演,臺上演員一步一式唱著,臺下戲迷一字一句和著,千余名觀眾將劇院擠得滿滿當當。你方唱罷我登場,兩段精彩表演后,現場觀眾發現了不尋常之處:“女駙馬變了!”

原來,該劇共為六折,每一折演員都有變化,一個角色多人扮,聯袂共演一臺戲。由黃梅來“搭臺”,湖北、安徽和江西等17省58位黃梅戲迷接力合演了這出《女駙馬》,實現了跨省聯動、專業演員和戲迷票友同臺競技,共有5個“馮素珍”依次登臺亮嗓。

《黃梅戲》原唱_黃梅戲唱腔_唱黃梅戲選段

“乘黃梅戲藝術節活動東風,我縣同時舉辦首屆全國黃梅戲愛好者藝術節,各地愛好者社團合成演出整本《女駙馬》是重頭戲,這是黃梅戲藝術領域合作交流的全國首創之舉。”黃梅縣黃梅戲劇院院長余文新說,黃梅縣一個多月前就開始謀劃,誠邀全國黃梅戲愛好者來黃梅演戲、看戲,在黃梅戲故鄉感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

雖然各地表演者們對《女駙馬》得心應手,但卻都是第一次參與不同劇社合演整本大戲這種形式。八方同臺飆演技,大家以戲為媒、以戲結緣進行跨省跨地交流。

“馮素珍”的其中一位扮演者黃家英是來自安徽省工人文化宮黃梅戲藝術團的團長,她激動地表示:“時間短,任務重,我們幾乎沒有磨合期,但是彩排一次過,合作太默契了!”

唱黃梅戲選段_《黃梅戲》原唱_黃梅戲唱腔

這種“花樣”演出也引得現場觀眾連連鼓掌稱贊。“形式非常新穎,角色是一樣的,演員是不同的,是一場視覺和聽覺盛宴。同時,整本《女駙馬》精彩演出讓我深受感動,跨省聯唱真正體現了天下黃梅一家親。”武漢市戲迷袁能珍對該場演出給予了高度評價。

此外,專業演員與戲迷票友合作,是該場演出的又一亮點。

《金殿》一折是《女駙馬》全劇的高潮部分,人物多,劇情復雜。為了演好這場戲,來自黃梅縣黃梅戲劇院的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國家一級演員周洪年以及黃岡市非遺傳承人、國家二級演員邢凌云率劇院一眾專業演員,與池州市彩云黃梅戲藝術團愛好者們合作出演,由兩位愛好者擔任“馮素珍”與“公主”的重要角色。

“馮素珍”的扮演者曾萍是資深黃梅戲迷,唱了15年黃梅戲,“馮素珍”是她排演的第一個整本大戲角色,至今已經演了8年。“這是我第一次和專業演員合作。”演出開始前,曾萍擔憂會“拖后腿”,但在實際演出中,她全身心投入戲中,從容完成了表演。雖然經過專業訓練的黃梅戲演員在形體、唱腔上更加規范,表演更加出彩,但是戲迷們對黃梅戲的熱愛、對表演的熱情也為其增色不少,兩者相輔相成,不可或缺。

曾經,戲迷們來到黃梅,只為了看好戲,現在他們紛紛從臺下走到臺上,一起共唱好戲。

黃梅戲唱腔_唱黃梅戲選段_《黃梅戲》原唱

“黃梅戲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國的、世界的,黃梅縣提供了‘以戲會友’的大平臺,來自各地的專業演員、黃梅戲迷同臺展演,體現了黃梅縣傳承發揚黃梅戲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體現了全國廣大人民共同推動黃梅戲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堅定決心。”該縣縣委常委、縣委宣傳部部長潘郭華說。

唱黃梅戲選段_《黃梅戲》原唱_黃梅戲唱腔

據悉,從6月24日至7月5日,黃梅戲藝術節活動期間,黃梅縣舉辦愛好者展演、名家名團展演、戲迷暢游黃梅等系列活動吸引全國各地17個省79個劇社代表、11位梅花獎得主、42名一級演員等黃梅戲名家和6000多名黃梅戲迷共唱大黃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