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文化自信,積極相應中宣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十四五”重點項目規劃》,7月30日起,西安交通大學“秦聲停云”實踐隊前往西安,寶雞等地開展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了解秦腔文化,同時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團隊分時段進行了主題團課學習會暨秦腔文化交流會。

為加強交流深度,交流會在實踐進行的不同時段分為線上線下兩部分進行。在實踐初期,團隊共同參觀了陜西秦腔博物館,并在參觀結束后開展了線下會議,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有關文化自信的講話,闡明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隨后,團隊成員分別就參觀博物館的心得體會進行交流討論。

秦腔趕坡選段唱詞_秦腔五典坡趕坡唱詞_秦腔五典坡與趕坡唱段

團隊成員參觀陜西秦腔博物館

秦腔趕坡選段唱詞_秦腔五典坡與趕坡唱段_秦腔五典坡趕坡唱詞

團隊成員線下討論

團隊成員包麗婭說到,文化自信是中國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雖然自己是第一次接觸秦腔,但秦腔文化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是寶貴的文化遺產,年輕一代有義務有責任將這一地方傳統劇種進行傳承與創新,這也是積極相應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現之一。

秦腔五典坡趕坡唱詞_秦腔五典坡與趕坡唱段_秦腔趕坡選段唱詞

線上主題團課學習

在實踐中期,團隊開展了線上團課學習與秦腔交流活動,由隊長王家明主持,首先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迎接黨的二十大專題研討班上發表的重要講話,總書記再次強調堅定四個自信,堅定不移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李克強在會上指出,總書記的講話對全黨進一步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學習結束后,團隊進行了秦腔選段觀賞活動,隊長王家明向團隊成員介紹了選段《五典坡·趕坡》一折的大致劇情,并組織進行觀影,隨后,成員就觀影感想進行了交流發言。

秦腔五典坡趕坡唱詞_秦腔趕坡選段唱詞_秦腔五典坡與趕坡唱段

實踐隊長對秦腔選段劇情的大致講解

談到選擇這一選段的原因,隊長王家明說到:“團隊成員大都沒有實際看過秦腔,不了解秦腔演出的節奏安排或是方言發音,因此我選了《趕坡》這一折,它講的是薛平貴在回到武家坡遇到王寶釧時,為試探王寶釧貞節而假意調戲,王寶釧盤問回擊,重訴往事的故事,這一選段在劇情上不難理解,且薛平貴與王寶釧的故事大家都有所耳聞,另外,在唱腔方面,這一選段前后分別使用了‘歡音’與‘苦音’的聲腔,讓同學們能夠做以鮮明對比,了解秦腔的不同唱法。”

秦腔五典坡與趕坡唱段_秦腔五典坡趕坡唱詞_秦腔趕坡選段唱詞

秦腔選段《五典坡·趕坡》

團隊成員劉仕軒說到,“通過選段的觀賞,以前從未接觸過的秦腔藝術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秦腔語調高亢而激昂,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另一方面,秦腔的唱詞格律整齊,富有節奏感,進一步提升了秦腔的表現力。并且,其伴奏具有濃厚的民俗氣息,旋律引入入勝。是我們應當弘揚、保護的重要文化。”

秦腔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秦腔是華夏民族文化的瑰寶,是戲曲音樂文化發展的根基西安交通大學“秦聲停云”實踐隊成員,在文化傳承與創新中抓住機遇,貢獻力量,主動了解并發自內心地熱愛這些傳統藝術,真正做到樹立文化自信,做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在堅定文化自信的過程中,不斷發掘傳統劇種的文化價值與藝術魅力。

通過學習交流會,團隊成員對中國傳統文化以及堅定文化自信有了新的理解,對于秦腔這一傳統劇種,團隊在文化傳承與創新中抓住機遇,貢獻力量,主動了解并發自內心地熱愛這些傳統藝術,不斷發掘傳統劇種的文化價值與藝術魅力。(通訊員 王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