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二中:以優質為底色,以美育為特色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潘世金
在濟南市小清河北路,有一所近百年歷史的濟南名校。近年來,學校秉承校訓“勤樸誠敬”,以優質為底色、美育為特色,培養學生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和行為美、心靈美的個性品質。
今年的高考中,過特招線人數57人,超出市教研院計劃目標50人,630余名學生高考成績超過一段線和藝術類本科文化控制線。其中李秀明、耿睿喆同學總分分別為612分、608分,越來越多的學生在“大美二中”遇見了更好的自己。
喜訊頻傳
讓學生實現完美蛻變
李秀明612分,耿睿喆608分……26日高考成績發布后,濟南二中高三老師們陸續收到了學生和家長的喜訊,家長們紛紛表達了對老師們的感激之情。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過特招線人數57人,超出市教研院計劃目標50人;藝術類考生取得上海戲劇學院、北京師范大學、山東大學(威海)、南京藝術學院等知名高校的專業證書,其中15班劉佳音同學美術聯考全省第四名;綜合評價錄取招生取得歷史性突破,10名同學通過了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山東師范大學、青島大學等高校的初審……相比最初中考時全市排名兩萬五千名之后的成績,濟南二中的學生在三年時間實現了完美逆襲。
“今年學校有630多名學生分數超過一段線和藝術類本科文化控制線。在濟南市內高中學校中,濟南二中的提升率名列前茅。”十年間,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升學率穩步提升,尤其是近3年學校畢業生質量更是不斷攀升。比如,學生劉子銘被清華美院錄取;胡瀛心更在春季高考中拔得頭籌獲得全省醫藥專業第一;已有多名學生被清華美院、北京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鄭州大學等重點大學錄取,為學生、家長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
老中青三代
教師結構呈現完美狀態
學生優異成績的取得離不開老師們的辛勤付出。“他們敬業暖心,業務水平高,以真情打動學生,用教學水平征服學生。”林昭軍表示,近兩年學校先后吸納了30余位年輕教師作為學校的新鮮血液,這些教師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陜西師范大學等重點師范類院校,他們不僅有較高的專業素質,教育教學成績突出,也為學校注入了新的活動,讓老中青教師隊伍的結構更加合理。
在今年高三16個畢業班的班主任中,有11位是“90后”教師。95后高三班主任張子彤是學生口中的“彤姐”,和學生打成一片的同時,也用自己的教育智慧贏得了同學們的信任;濟南二中2010級學生朱子鈺重回母校站在講臺上,一年時間獲得學校青年優秀教師榮譽,所帶集體多次榮獲“學習優勝班集體”、“濟南市優秀班集體”等稱號。
青年教師和骨干教師隊伍的快速成長離不開學校的培養。學校以老帶新,通過名師工作室、開展名師講座、教師論壇、科研課題、撰寫教育敘事等形式大力培養教師的綜合能力。近年來在省市各項比賽中先后有近60名教師獲獎。前不久,濟南市教育局重磅打造“立德樹人雙領軍團隊”,政治教師馬琳娜經過層層選拔,在249名“高手”中脫穎而出,成功入選。
美育融入學科教學
讓愛浸潤校園
作為一所有著近百年辦學歷史的名校,濟南二中秉承“勤樸誠敬”的校訓,為社會培養了一批又一批棟梁之才和各行各業的普通勞動者,如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著名教授杜芝蘭,藝術大師韓美林,著名雕塑家張德蒂,表演藝術家王玉梅、鞏俐,北京奧運獎牌“金鑲玉”的設計者肖勇等。
也正是擁有這樣得天獨厚的辦學優勢,校長林昭軍提出了以優質為底色、美育為特色,積極構建“大美二中”的目標,力求用特色美育課程體系在學科間進行有效的美育滲透,讓學生認識美、欣賞美、創造美,并學會學習與思考,學會做人與做事,學會生存與生活。
2018年底,濟南市教育局公示了創建“三類學校”的名單,濟南二中是唯一一所以美育特色為品牌的直屬高中。基于對學生的終身發展負責,學校將美育的定義由原來的美術、藝術等“狹義”美育擴展到了培養學生發現美、感受美繼而創造美的“廣義”美育。“學校針對高一學生開設了每學期9節的美育通識課程,將一些高校的‘大美育’課程設計成符合當代青少年認知成長需求的內容,力求通過美育課程讓學生發現學習、生活之美。”林昭軍說。
以優質為底色、美育為特色,努力辦有品位的學校,做有品質的教育。2018年以來,濟南二中連續三年榮獲“山東省最具辦學特色高級中學”稱號,“大美二中”的辦學品牌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