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樂教案《戲曲擷英》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通過演唱和欣賞活動,感受和體驗昆曲、豫劇黃梅戲音樂的風格特點,喜歡這幾種地方戲曲,進而樹立喜愛戲曲音樂、關注中國民族音樂文化的態度。2、學會演唱具有戲曲音樂風格的歌曲《梨園英秀》,體會歌曲的熱烈、歡騰的情緒,能夠自信地用活潑的歌聲來唱這首歌曲,并能夠給歌曲的演奏編配節奏和動作。3、聆聽昆曲《望家鄉,去路遙》、豫劇《花木蘭》、和黃梅戲《天仙配》選曲,感受這幾種地方戲曲音樂的風格特點,能夠隨著錄音演唱這三種戲曲選段的兩句唱腔,能夠在若干種戲曲音樂中辨認出這三個劇種。4、知道我國地方戲曲和昆曲、豫劇、黃梅戲的知識。教學內容:1、學習歌曲《梨園英秀》。2、欣賞《天上掉下個林妹妹》、《望家鄉,去路遙》、《劉大哥講話理太偏》、《滿工對唱》等戲曲選段。3、學唱戲曲片段。教學重點:欣賞戲曲選段第一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1、放《天上掉下個林妹妹》的視頻片段。2、設問:(1)剛才同學們看到的戲曲片段屬于我國戲曲的哪個劇種?(越劇)(2)越劇的發源地在哪里?唱腔有何特點?主要的伴奏樂器有哪些?(3)你知道的代表劇目有哪些?(生回答,師作補充)戲曲是一種包含音樂、舞蹈、文學、美術、武術、雜技和戲劇等因素的綜合性表演藝術。

我國有360多種地方劇種。除京劇以外,主要的劇種有昆曲、越劇、豫劇、川劇、評劇、黃梅戲等。越劇是我國的一個主要劇種。在以前的音樂課上同學們學過一首《唱臉譜》,那首歌唱出了京劇臉譜的美妙,而有一首叫作《梨園英秀》的歌曲,它則想向我們展示整個梨園的芳華。二、學唱歌曲《梨園英秀》1、聆聽歌曲。2、解釋歌詞中“南昆北弋”“東柳西梆”等詞匯的含義。3、學生跟唱。4、請學生為歌曲設計演唱形式,編配適當的表演動作及打擊樂伴奏。分成小組,每個人在其中擔任一項任務并進行表演。三、欣賞《望家鄉,去路遙》設問:歌曲中的“南昆”指的是什么?1、昆曲簡介。2、《林沖夜奔》劇情簡介。3、觀看昆曲片段《望家鄉,去路遙》4、請學生說一說昆曲的唱腔特點。5、完成課后實踐與創造二。四、作業請同學們分小組搜集整理豫劇、黃梅戲的相關資料。五、課堂小結第二課時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1、復習歌曲《梨園英秀》(1)學生齊唱歌曲(2)分組表演唱2、請第一組學生展示上節課的作業,即豫劇的相關資料。3、教師作補充:(1)豫劇也稱河南梆子,是河南省的主要地方劇種。流行于河南及鄰近各省的部分地區。由山西梆子、蒲州梆子和河南民間音樂相結合而成,其唱腔由豫東調、豫西調、祥符調和沙河調四種腔系。

(2)主要流派為豫東調和豫西調,豫東調多用假嗓,音域屬上五音,旋律常在“5-6-7--”之間行腔,男聲高亢激越,女聲活潑跳蕩,擅長表演喜劇風格的劇目;豫西調發聲全用真嗓,音域屬下五音,旋律常在“1-2-3-5-6”之間行腔,男聲蒼涼悲壯,女聲低回婉轉,擅長表演悲劇風格的劇目。但是近來四種腔調已趨合流。(3)伴奏樂器主要有板胡、二胡、小三弦、笛子和打擊樂器等,以梆子擊拍,節奏明快、歡暢。優秀傳統劇目有《花木蘭》、《穆桂英掛帥》、《秦香蓮》、《白蛇傳》等。從20世紀50年代起,編演了許多豫劇現代戲黃梅戲調的歌曲大全,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如《劉胡蘭》、《朝陽溝》等,豫劇有一大批出色的表演藝術家,如常香玉等。豫劇已成為全國性的大劇。2、豫劇《花木蘭》劇情簡介。花木蘭的故事在我國久有流傳。北朝民歌《木蘭詩》被選為中學語文教材。《花木蘭》劇情: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征戰十三載,累建功勛,辭官回鄉。賀元帥親臨黃梅戲調的歌曲大全,方知花木蘭為女子3、欣賞《劉大哥講話理太偏》錄像片段并對唱段進行分析4、補充欣賞《穆桂英掛帥》選段《轅門外三聲炮如同雷震》。5、請學生談談豫劇的藝術特點。二、欣賞《滿工對唱》1、請第二組學生展示作業,即黃梅戲的相關資料。

2、教師作補充:(1)黃梅戲唱腔源于湖北黃梅縣的“采茶調”傳入安徽安慶地區黃梅戲調的歌曲大全,并吸收青陽腔與徽劇的音樂和表演藝術以及民間音樂相融合發展而成,故得此名。主要流行于安徽和江西、湖北部分地區。(2)最初形成了“兩小戲”(如《打豬草》、《夫妻觀燈》等)和“三小戲”(即小丑、小旦和小生)的表現形式,又受高腔影響,同時吸收京劇的表演和音樂,逐漸形成獨特的風格。黃梅戲的曲調豐富、婉轉,主要有“花腔”、“彩腔”和“主調”等三類腔調,戲中也吸收運用一些民間小曲。(3)黃梅戲用安慶地區的語音演唱,都用本嗓,親切易懂。傳統劇目有《天仙配》、《女駙馬》等,這些戲已經拍成電影,在國內外產生深刻影響。3、黃梅戲《天仙配》劇情簡介:《天仙配》劇情:董永家貧父死無錢安葬,賣身葬父,在傅員外家為奴。玉帝的第七個女兒――七仙女向往人間生活,私自下凡,她同情董永的遭遇,便以槐樹為媒,與董永結為夫婦。隨后,同去傅員外家做工,百日期滿,夫妻正欲歸家,不意玉帝逼迫七仙女立回天庭,不然則以降災董永為懲罰。七仙女身懷有孕,最后在槐樹下忍痛與董永訣別。4、欣賞《滿工對唱》錄像片段并對唱段進行分析扮演七仙女的嚴鳳英,發聲自然,音色優美,行腔流暢而韻味雋永,她對于黃梅戲由民間歌舞發展成為有相當影響的戲曲劇種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扮演董永的王少舫,演唱時感情真摯,韻味濃厚,對黃梅戲的男聲唱腔也有一定創造。5、讓學生試著跟唱(視學生對唱段的熟悉程度)6、請學生談談黃梅戲的藝術特點。三、學唱戲曲片段請學生自選一段或其中一句唱一唱,比一比看誰唱得好。四、總結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