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劇是什么方言 “最美方言”蘇州話,為何不再風光?!
稠密的人口,發達的蘇州經濟和文化,為蘇州話的傳播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那時候,上層人士以蘇州話為自豪,四川人更稱“洋氣”為“蘇氣”。不過隨著太平軍攻陷蘇州造成吳語范圍縮小,受到重傷之后的蘇州話,盛況一去不復返了。——引言
蘇州話,吳語方言的代表,
被公認為最美方言之一,
在以前,蘇州話很是風光,
上層人士以蘇州話為榮,
以至現在四川人還稱“洋氣”為“蘇氣”。
為何現在最美方言蘇州話不再風光了?
發達的經濟文化 稠密的人口為蘇州話的流行創造了條件
丨川人稱“洋氣”為“蘇氣”丨
鼎盛時期的清代,
全國人口大概在4.336億。
而江南地區因為經濟發達氣候宜人,
這里的人口尤其稠密。
蘇州作為江南的代表,
這里則是諸多城市體系的頂端。
▲清代姑蘇繁華圖
當時的蘇州人口達到了200萬人,這樣的人口規模超過了首都,放在當今來講是絕對的超大城市。除了發達的經濟,蘇州還有巔峰的文化,狀元進士數量讓其他城市遙不可及,而古代蘇州更是以傳統手工業文明,這里的工藝品靠著發達的河運等貿易通道銷往四方,各種流行風潮也隨之而起。
▲人口密度分布
王士性在《廣志繹》中說:“善操海內上下進退之權,蘇州人以為雅者,則四方隨而雅之;俗者,則隨而俗之”。上層社會,尤其是江南地區的上層人物大多以蘇州話為榮。在現在的四川地區,仍然把“洋氣”稱作“蘇氣”。
丨乾隆仿造蘇州街景丨
就連遠在京城的乾隆皇帝,給自己的母親祝壽,都要特意仿造蘇州的街景,從萬壽寺到海淀鎮修建了一條長達數里的商業街。
▲不過北京的蘇州街并不像蘇州
這條商業街效仿江南風格,
五步一樂亭,十步一戲臺,
并從蘇州選來一批商人在此經營店鋪,
一時之間吳儂軟語響徹該街,
這條街也就是現在北京海淀蘇州街的前身。
丨戲曲盛行 蘇州話地位更高丨
昆曲發源于蘇州昆山,是百戲之祖。
雖然昆曲是一種官話的戲曲,
但是昆曲中很多的念白都是蘇州話,
大量的昆曲藝術家都會帶有一定的蘇腔。
不光是昆曲,越劇、評彈都是以蘇白為標準音,
甚至一開始的京劇都使用蘇白。
▲昆曲《游園》
戲曲盛行,讓蘇州話的地位更加崇高,俗話說的好,“四方歌者必宗吳門”。
蘇州極高的經濟文化地位為蘇州話在吳語區乃至全國的流行創下了極為良好的基礎。據記載,蘇州旁邊的松江府在明朝時尚是“府城視上海為輕,視嘉興為重”。到了清朝則演變為“府城視上海為輕,視蘇州為重”。
▲漢語方言分布圖
太平天國造成吳語區縮小
在之前的文章中,看見君提到過越劇是什么方言,太平軍攻陷蘇州,給蘇州的人口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那個時候,蘇南、蘇北人口分別為3269.6萬和1160.7萬。戰后蘇南人口減少1830.9萬,蘇北增加了208.9萬。也就是從這個時期開始,吳語失去了江蘇省第一大方言的地位。
幾乎全境都是吳語的浙江則由3127萬死剩1497萬。浙江所有州府除溫州府外人口統統劇烈下滑,其中湖州府更是由近300萬跌至不足10萬。
蘇州在太平天國時期遭受的禍害尤其劇烈,其經濟雖然后來有所恢復,但是那個引領全國風雅的時代一去不復返。吳語區陷入了群龍無首的尷尬局面,各地方言也因為外來人口的入駐紛紛發生了很大變化。
現在看組數據嚇一跳
隨著蘇州城區的擴大,蘇州經濟的飛速發展大量外來人口涌入蘇州。大量的移民涌入,必然會帶來自己的語言,龐大復雜的人員構成,蘇州話被稀釋是必然,普通話便成為了交流的通用語言。
2007年,在對蘇州市民平時使用語言的調查中,130人里面,用蘇州話的占比29.23%,普通話占比65.38%,其他方言2.31%。
到了2012年,蘇州話的占比則下降了不少。同樣在130人里面,用蘇州話的占比23.85%,普通話占比57.67%越劇是什么方言,其他方言11.54%。
還有一種避免不了的社會情況是,隨著國家大力推廣普通話,目前普通話是高層語體,蘇州話則是底層語體。蘇州話也只有在市民的日常生活溝通里才會出現。
雙重語言蘇州話變成其他家鄉話
十幾年前,很多蘇州人都是雙重語言越劇是什么方言,就是既說蘇州話又說普通話。但是同樣隨著外來人口的補充,這種情況也變得很糟糕。外來的一部分人也是雙重語言,但是這種情況則是普通話+家鄉話,而不是蘇州的蘇州話。
而現在的蘇州年輕一輩,他們在私人場合中使用普通話的幾率逐年提高。
蘇州方言保護還差的遠
關于蘇州方言的保護,相關部門已經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但這還遠遠不夠,很多措施力度還可以進一步加強。例如成立蘇州方言保護中心,設立沒一階段的目標分批次落實;利用眾多公共性機構(圖書館等)展開方言大講堂;加大網絡媒介的傳播,利用多樣手段進行宣傳;重視學校,家庭教育,讓孩子們多多學習。幼兒園應該加大蘇州籍教師的配置力度,讓孩子們多說蘇州話;在社區等基層組織多多展開文娛活動,讓大家參與進來等等。
蘇州方言是蘇州的文化根源,
保護好蘇州方言對蘇州人來說,
能夠大大增強市民對這座城市的認同感自豪感。
保護好蘇州方言,
就是保護以蘇州方言為載體的昆曲、評彈...
不管是加強宣傳也好還是從娃娃抓起也罷,
總之保護蘇州方言的力度,
只能加強不能減弱。
你會在什么情況下說蘇州話?
你說蘇州話的頻率還高嗎?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